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
固话:400-8855-091
地址: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汇智中路金荣同心工业园A13栋
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健康资讯
健康资讯

谷医堂中医讲堂:夏季将至,抓紧清扫一下体内的“痰湿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 浏览:10次 返回列表

随着夏至的脚步渐近,高温与潮湿交织的气候正悄然唤醒人体内的“痰湿困局”。中医认为,夏季阳气升发、毛孔开泄,若体内痰湿积聚,易引发头身困重、腹胀便黏、舌苔厚腻等症候,甚至成为心脑血管疾病、代谢综合征的“隐形推手”。谷医堂中医专家指出,此时正是借助天时“祛痰化湿”的黄金期,通过内外调养可实现“治未病”的养生目标。

一、痰湿体质的夏季“放大镜效应”
夏季空气湿度超70%时,人体易受外湿侵袭,阻碍脾胃运化。加之冷饮、空调的“寒湿夹击”,形成“外湿引动内湿”的恶性循环。临床数据显示,梅雨季期间痰湿体质人群的关节疼痛、胸闷乏力就诊率激增45%。
痰湿阻滞经络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可诱发血糖、血脂波动。研究发现,痰湿体质者夏季空腹血糖异常率较常人高32%,脂肪肝进展风险提升2.1倍。
痰湿蒙蔽清窍,易引发烦躁、嗜睡等“情绪中暑”表现。中医古籍记载,“湿邪缠绵,必扰心神”,夏季抑郁症患者中痰湿体质占比超六成。

二、“三阶祛湿法”破局痰湿

饮食:以通为补,唤醒脾胃动力

晨起三杯水:空腹饮温白开300ml+陈皮3g+荷叶2g,唤醒脾胃运化;餐前半小时喝冬瓜薏米汤(冬瓜200g+生薏米30g),利水不伤阴。

控糖减凉:避免冰镇西瓜、凉茶等寒湿之品,改用赤小豆鲫鱼汤(鲫鱼1条+赤小豆50g)健脾祛湿,每周2次。

佐餐黄金搭:烹饪时加入砂仁3g、白豆蔻5g,化解肉类油腻;凉拌菜中加紫苏叶10g,散寒化湿。

起居:借天时排浊,避湿邪侵袭

晨练“晒背术”:上午9点前背对阳光晒15分钟,借助督脉升发阳气,促进毛孔排湿。

空调“三度法则”:温度不低于26℃,风向避开肩颈,配合穿薄棉护腰护膝,避免寒湿直中关节。

午休“醒神操”:仰卧屈膝,双手交叠按揉中脘穴(脐上4寸)3分钟,缓解湿阻中焦的腹胀感。

经络:疏通“祛湿高速路”

晨起“推三线”:用拇指指腹从胸骨下沿推至耻骨联合(任脉线),两侧沿肋骨弓推至腰部(脾经线),每侧50次,激活脾胃运化。

睡前“温灸方”:艾灸足三里(外膝眼下3寸)、丰隆穴(外踝尖上8寸),每个穴位10分钟,化痰降浊。

情绪“疏肝诀”:按揉太冲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凹陷)至酸胀,每日3次,每次2分钟,缓解湿阻气机的胸闷。

夏季祛湿是一场与自然节律共舞的养生艺术。谷医堂提醒,莫待三伏酷暑方知“湿邪难缠”,从即日起践行“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经络有通”的祛湿法则,方能以轻盈之态迎接盛夏。毕竟,唯有扫清体内痰湿,方能畅享“无湿一身轻”的夏日生机。


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