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
固话:400-8855-091
地址: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汇智中路金荣同心工业园A13栋
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健康资讯
健康资讯

谷医堂科普: 药食共源是什么?常见食材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08-22 浏览:4次 返回列表

谷医堂科普:药食共源是什么?常见食材有哪些,跟着谷医堂把药香带进厨房。

药食共源,指在传统中医理念里,一些食品本身就具备药用属性,既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,也能辅助调养身体。这不是把药和饭等同,而是强调“同源、共用”的关系:适度食用时,某些食材可以帮助调理气血、和胃调肠、滋阴润燥等。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,越来越多人用日常食材来实现健康管理,这也是药食共源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呈现。

这一理念的历史源头很久远。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等经典著作中,就有关于“食疗”与“药效”的论述,强调通过日常饮食的搭配来养生。现代研究则尝试以科学路径解读:一些成分如多糖、多酚、膳食纤维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免疫、代谢和肠道微生态有积极作用,但这并不等同于任意药物的治疗效果。把药香带进厨房,核心在于把握“适量、个体差异与日常饮食”的平衡。

药食共源的核心原则包括性味归经、用量与人群适配。性味分热寒温平、味道分甘苦酸辣咸,归经则指药材作用经脉所达的脏腑和部位。日常食用讲究不过量,讲究搭配与季节,例如避免与高刺激性食材长时间同用,孕妇、哺乳期、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或中医师指导下选用。简言之,药食共源更像是一种生活的调味,而非一个需要盲目追求的药效密钥。

常见的“药食同源”食材,在日常餐桌上并不罕见。你可以把它们融入熬汤、煮粥、煮茶中,简单又实用:

  • 红枣、枸杞、桂圆、莲子、百合、银耳、薏仁等,偏向益气养血、养阴润燥,适合做甜汤、粥和汤品。
  • 黑豆、红豆、绿豆、小米、燕麦等豆谷类,养血健脾、补益肾气,常见于粥品和汤羹。
  • 菊花、决明子、桑叶等花果类茶饮,清热解暑、降火,日常茶饮或煮水均可。
  • 生姜、葱、蒜等温阳食材,暖胃驱寒,搭配汤品或炒菜能提升口感与温热感。
  • 山楂、橘皮(陈皮)、柚皮等理气消食、帮助消化的食材,适合搭配肉类、豆制品或制作汤品。
  • 黑芝麻、核桃、杏仁等坚果类,补养肝肾、润燥、养发,适合做粥、甜品或拌菜。
  • 黄豆、海带、紫菜等海味或咸味食材,提供蛋白与矿物质,注意海产食品的盐分控制。

实操层面,日常可以这样应用:早晚用红枣、枸杞煮一锅粥或汤,如红枣枸杞粥、莲子银耳汤,既温和又容易坚持;在季节变换时,用生姜煮汤或煲汤,加强驱寒与暖胃;茶饮方面,经典的菊花茶加一点枸杞,清热又不至于过凉;点缀性的黑芝麻、核桃碎也能在早餐粥里增加香气与营养。在购买时,选择干净、来源清晰的干货,注意保存与清洗,避免潮解或霉变。

需要强调的是,药食共源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补充,而非药物替代。不同体质、不同病史的人对同一食材的反应可能不同,某些人群如孕产妇、慢性病患者或正在使用处方药的人,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,再决定日常食用的品种和剂量。只有在科学与理性基础上,药食共源才能成为每天餐桌上的稳妥选择。

把药香带进餐桌,既是一门文化,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。愿你在季节变换中,选取合适的食材,做出简单美味的汤粥与小点心,让日常饮食成为健康的日常实践。谷医堂希望与你一起发现美味中的健康密码,谷医堂。

公众号